案例实践|政府、医院如何搭建基于知识库的AI问答,让服务效率提升100%?
本文共:1971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阶段,大模型与企业专属知识库的结合,是企业落地AI的重要路径。大模型能够盘活企业知识,而知识库能使大模型“读懂”企业,精准回应个性化问题,为决策提供智慧支撑。今天,我们分享360AI企业知识库在政务和医院场景中的应用案例,提供「基于知识库的AI问答」落地路径参考。
案例1:AI+政务
AI数字人“小北”
开启智慧政务服务新范式
客户背景:作为长三角对外开放窗口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市北仑区政府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北仑区政府与360集团合作,期望引入先进的AI技术优化政策咨询和服务流程,助力解决企业“政策找不到、读不懂、用不上”的难题。
解决方案:项目通过为北仑区政府构建虚拟数字人及其配套展示软硬件一体化平台,部署DeepSeek满血版大模型,构建涉企政策知识库,辅以RAG调优工程,利用AI助手构建“政策大脑”,为北仑区内企业提供涉企政策精准匹配的咨询问答服务。
其中,由360亿方智能提供技术支持的AI数字人“小北”,帮助北仑区改善了营商环境,让企业享受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政策服务体验。
政策集成新载体,构建“全量化”知识体系。“小北”作为政务数字化改革新载体,全面整合区内财政、发改、金融等部门条线相关政策体系,涵盖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关键领域。集成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成果及全区15个涉企政策制定部门提供的200余项涉企政策,持续丰富全维度政策数据库。
智能服务新模式,实现“精准化”政策赋能。通过DeepSeekR1满血版基础模型实现政策与企业提问的智能匹配,快速为企业作出政策解读及申报路径,并通过多轮对话精准定位企业需求,基于企业画像智能推送适配政策。
技术赋能新实践,培育“数智化”服务生态。基于自定义语段切片、问答对等大模型分析技术,实现政策文件标准化录入、动态化更新、结构化解析,并通过数据收集分析企业诉求,建立政策反馈闭环机制。
实践效果:
目前,AI数字人“小北”已在北仑区人民政府网站、北仑区企业综合服务(北仑政企云客厅)平台以及手机端“浙里办”北仑频道政企云客厅频道上线,为企业提供7*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包括政策解读、办事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等。
案例2:AI+医疗
医疗场景智能革新
让医患服务“更有温度”
客户背景:上海某医院是经上海市卫生局核准登记的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有口腔临床医学、整复外科、骨科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内一流三甲医院。
该院辅助生殖科作为国内重点科室,年接诊量大,医护人员资源紧张。同时,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传统机械式问答难以满足情感支持需求,影响患者情绪与就诊体验。此外,患者咨询中涉及个人隐私等高敏感信息,服务需确保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医疗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合规要求。最后,在辅助生殖领域,复杂的医学知识对轮值护士的专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但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回答不精准、不专业的问题。
解决方案&实践效果: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该院一直在探索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创新,为职工减轻工作负担、为管理提升效率、为患者创造更多价值。在此背景下,该院选择与360亿方智能合作,将辅助生殖科作为试点科室,搭建DeepSeek+生殖科室助手,以AI辅助生殖科室对外服务,让咨询更温情、服务更简单。
提升服务效率与可及性。缓解生殖科高门诊压力,通过24小时在线咨询分流基础问题,减少患者现场等待时间。
优化患者体验与心理支持。该AI助手契合该院“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模拟医患沟通中的情感交流(如使用安慰性语言),缓解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情绪,间接提升治疗成功率。
推动科研建设。积累咨询数据用于分析患者常见问题,优化诊疗流程(如高频问题映射至流程瓶颈),并支持临床研究。
无论是北仑区政策服务的“秒级响应”,还是上海某医院诊疗流程的“温度升级”,都体现了AI的价值不在于技术参数的堆砌,而在于对场景痛点的精准解构与闭环落地。当大模型学会理解政策条款中的深意与患者话语中的焦虑,智能化转型便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迭代,而是一场效率与温度的双向奔赴。